美國報稅 2024
資本主義萬歲 (?)

目錄
雖然之前在台灣有實習過,但因為還是學生加上也沒真的賺多少錢,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報過稅。於是我生平第一次報稅就是報美國稅了 ¯\_(ツ)_/¯
🤦🏻 #
雖然我現在持有學生簽證,是不需要繳稅的,但不需要繳稅 ≠ 不用報稅,所以這個麻煩過程終究還是免不了。好消息是,去年公司發薪水的時候有預扣掉部分的稅,所以報完稅之後可以領回一筆退稅;壞消息是,美國報稅非常之困難,而且有各種奇怪的規則跟毛病。
簡單來說,報稅大致上是四個步驟:
- 申報賺了多少錢
- 研究自己是否符合某些條件,來決定課稅的稅率
- 扣除已經繳交的部分
- 多退少補
步驟 1, 2, 4 都很簡單,就是釐清事實:薪資條上寫多少就填多少,剩下的就是數學。真正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在釐清身分,決定稅率的基準在於你是否是該州的住民 (Resident),直覺上來說,一個人一年只會是一個州的住民,但每個州對於是否是住民這件事,也有著不一樣的判定標準。也就是說,在某些神奇的情況下,你有可能不是任何一州的住民,也有可能同時是多個州的住民。以我來說,整個 2024 年在賓州居住 9 個月,除了某幾個月當助教有領薪水,大部分時間沒有收入、在加州居住 3 個月實習,有領薪水,這就是一個很難判定的例子。
最後跟 C 老師聊了很久才終於全部搞定。
💬 心得 #
具體怎麼報我就不寫了,一方面是我懶的交代更多細節,另一方面是我覺得我有高機率是錯的,不想在這裡誤人子弟1,但可以分享一下我對美國報稅 mindset 的理解:
- 沒有人知道怎麼報稅,國稅局自己也不知道
- 每個人有一個法律規定的基本稅率,但只要你可以搬出某條稅法,然後出示符合減免的證據,就可以減稅 2
- 除非你付錢請律師來幫你做這件事,不然沒人會輕易的幫你,因為弄錯了會非常麻煩
也因為這件事太複雜了,美國有很多公司開發了很多報稅的軟體跟系統來處理報稅表格的填寫和申請,大部分都要錢。
所以對,在美國最「合理」的報稅方式是:先繳一筆錢來買報稅的工具,然後就可以繳更多稅;或是一毛錢都不花,自己研究,然後弄到天荒地老,來變相證明你的時間和精力很廉價。
去你媽的資本主義 (再咬一大口雙層牛肉吉士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