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我曾經是這麼發掘新歌的

現在要找到好聽的歌似乎沒這麼容易了

謹此紀念 2019 年結束營業的風和日麗唱片行
謹此紀念 2019 年結束營業的風和日麗唱片行

剛聽完湖畔音樂季回來,那就借題發揮一下好了

稍微認識我的人,應該知道我高中混的社團是流音社。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社團,簡單來說就是給不會任何樂器,但又 somehow 蠻喜歡唱歌的人唱歌的社團。但比起唱歌,我在聽歌的經驗其實還比較豐富一點。

我人生中第一次開始戴耳機聽音樂,大概是我拿到第一隻手機的時候。這個階段聽的歌其實相對單純,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一線的華語歌手或團,根據我爸當年的說法,叫做靡靡之音。那個年代有一個神奇的軟體叫做 Foxy,可以下載到任何你想要的檔案,所以那時候大部分的 mp3 音樂檔案都是這樣載下來存到手機記憶卡的。另外一種比較土炮的方式是利用在學校下課的時間,跟同學交換手機用藍牙傳,但是藍牙在那個年代還很慢,一節課頂多只能傳 2、3 首歌而已,所以做這件事情比較大的重點其實是在物色一些自己沒聽過的歌。

後來在大概 5 年級左右,YouTube 流行起來了,而且各大唱片公司還會把 MV 上傳上去。所以我找到一個叫做 Kej’s FLV retriever 的東西,可以把 YouTube 的影片下載下來,然後再用格式工廠轉成 m4a。而且拜 YouTube 的相關影片推薦,我開始可以自己往外延伸出一些不同歌路。也差不多是這個階段,我聽歌的重心漸漸轉為以英文歌為主。

接下來國中就差不多是我聽音樂的黃金時期了,我發現聽音樂變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那之後我就比較願意花錢去買我真的很喜歡的專輯,一方面當然是支持歌手,另一方面就是畢竟以我當時的技術水準,要能夠在網路上弄到跟 CD 音質相近的音檔還是太困難了一點。

然後又在某個因緣際會之下,我發現把 iTunes Store 的地區切換到美國是可以買歌的,折騰了幾個月之後我成功弄了一個美國的 Apple ID ,然後透過沒屋頂拍賣買國外的 Gift Card 兌換碼來買歌。開發歌路的方式也有了新進展,那時候我在 App Store 上發現了一個可以用麥克風收音辨識歌曲,叫做 SoundHound 的酷東西,我第一次載下來試玩的情況真的只能用嚇到吃手手來形容。另外加上每天閒著沒事就上 iTunes 的排行榜刷沒聽過的歌,扣除掉必要的花費,我剩下的零用錢幾乎全部都被我拿去買專輯了。

高中大概又是另外一個轉折點,iTunes Store 和 Spotify 都進到台灣了,再加上加入流音社,我幾乎再也不用再花時間去主動開發新的歌路了。另外為了流音社的各種表演,這也是我睽違了好幾年再度開始聽中文歌,最大的感觸大概就是證實我以前可能從來都沒有聽到精華過。

到高三乃至之後上大學,歌路幾乎可以說是越走越偏。好處是變寬了不少,基本上只要不是太偶像型,或是太套路的,我就蠻能接受的。但問題就是要找到相對以前一樣真的很喜歡的歌,真的是越來越難了。

總結就是,雖然長期而言串流平台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但我這一兩年開始明顯感覺到它的影響力正在蔓延到整條音樂產業鏈,最悲劇的是我在探索歌路的方面對這樣的變化好像還沒有太好的應變方式。如果這樣的狀況持續,估計是要鬧一波歌荒。但我猜好酒沈甕底,歐美國家如果之後疫情解封,應該會有機會迎來一波文藝復興,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我就先許願明年可以在歐洲看 Adele 30 或是 Ed Sheeran - 的演唱會好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