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報報
壞了!全部都壞了!

這個月不知道是犯太歲還是水逆,車子壞、公寓充電站壞、Email 伺服器壞,搞得我報報沒寫完還要一直去修東西 QQQQQQ
修車
某天晚上跟朋友開車去吃麻辣燙,出來的時候發現車子被隔壁車 A 到了。
幸運的是,對方有留下名片,沒有搞失蹤,人也還挺好溝通的,願意支付所有的維修費用,但維修過程遇到的種種問題真的是又讓我對美利堅大開眼界:)
第一步,是要先上 Tesla 的 App 預約維修。維修中心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 Service Center,還有另一種叫做 Collision Center,想說只是小擦傷,就約了最快兩週後的 Service Center。一週後,Service Center 看了傳過去的照片後說,這個得去 Collision Center,於是預約取消,又重新約了再兩週後的維修。
與此同時,還要跟對方討論保險要怎麼聯繫、出險。雖然以這個事件來說相對簡單,是對方全責,但處理起來還是有很多眉角。以我的角度來說,可以支付 $500 美元的押金,請保險公司去跟對方的保險公司處理所有的問題,只要負責把車開去修就好了,押金最後會由對方的保險公司交給我的保險公司,再退還回來,但基於 Reddit 上的普遍經歷要差不多 9 個月才會退回來,這還是建立在對方的保險公司很配合的情況,所以後來還是想說自己處理。對方的部分,他的保險公司說出險的話,未來的保費會每個月會增加 $1000 多美元,所以他決定摸摸鼻子自己出這筆維修費,讓我不禁開始思考保保險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維修費又是另一個奇葩故事:一開始我把照片傳到 App 上估價,回覆的結果是說應該會在 $2500 上下,接下來的故事就讓我直接還原當天的情況:
👨🏽🔧:首先,這個可能要 $6000
🙋🏻:(背脊發涼) 這跟 App 上的報價也差太多了吧?
👨🏽🔧:(聳了聳肩) 那個 AI 確實挺智障的。你要不要打個電話跟對方講一下,他說不定會想出險。哦掰了味,如果要改保險公司出險,要重新預約,最快要再兩星期。
🙋🏻:??????????(打電話)
🙋🏻:他說不了,直接修吧。
👨🏽🔧:(推了一下太陽眼鏡) OK,第二個問題,維修代步車只有保險公司出險的時候才會提供,所以你得想一下維修的期間的交通
🙋🏻:……啊大概會修多久?
👨🏽🔧:(嘴角歪了一下,看手錶) 通常大概是三個禮拜左右吧
👨🏽🔧:(嘆氣) 看在你的情況,我可以偷偷幫你插隊一下,但可能還是要兩星期
🙋🏻:大概也只能叫 Uber 了,修吧
👨🏽🔧:(邊巡視車子其他角落) 你剛在電話裡說這是你的第一輛車?
🙋🏻:(聳了聳肩) 大概快變最後一輛了:)
👨🏽🔧:(邊寫估價單) 沒事了,你可以去等你的 Uber 了
回想起在台北的時候,一個月的交通費也就是 NT$1,280 的通勤月票,汽車真的是誰愛開誰開:)
AJR: Somewhere in the Sky
某個星期六在整理新收集到的歌單的時候,找到一個還蠻喜歡的流行樂團—— Valley,意外發現他們明天剛好幫另外一個樂團—— AJR 做開場表演,通常加映的還有另一個也蠻常聽的 Quinn XCII,看了看票價也不貴,於是就無腦衝了。


這個演唱會的地點是在 Shoreline Amphitheater,是一個戶外的場地,格局有點類似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只是規模大上不少。除了前幾排有座位區之外,後面還有一大片漫遊區草皮,這次就是帶著野餐墊和 Trader’s Joe 的巧克力草莓爆米花在後面躺著看,算是蠻另類的體驗,推推!
不禁讓我回想起很久以前看宇宙人演唱會的《大智若魚》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
其實這部台劇去年就在 Netflix 上映了,但我過去兩年的生活基本上沒什麼餘裕追劇,所以自然是完全不知道後來有拍第二季。最近也是在看完魷魚遊戲之後才突然想到,不知道 Netflix 後來還有沒有繼續投資台劇,才意外發現第二季的存在。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有點難想像第一季結束之後,要怎麼再搞出另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但果然編劇在這方面是做了十足的準備,甚至把第三季的伏筆都埋好了。
既然是推理劇,劇透心得就不寫了,要說的話,我覺得劇情懸疑的氛圍感打造的挺強的,會有一直推進你想要趕快接下去看的動力,再加上強大的特效團隊,血肉模糊的噁心感完全是不輸給第一季。比較可惜的部分可能是,看完之後,會在反芻劇情的時候越想越不對勁,有蠻多的細節可能還是沒有處理好。從商業的角度而言,「台劇感」還是太強,是一部能靠刻畫親情來獲得台灣觀眾的認同感,卻也同時失去「出圈」機會的路線……就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吧。
總而言之還是挺推的,別配飯看就好。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

一句話心得就是:我出現在這個節目裡面,但我很喜歡!
印象中唯一一次嘗試的戀綜,只記得是日劇,可能是《戀愛巴士》或是《雙層公寓》,究竟是哪一個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看不到三集就覺得沒有娛樂感,再加上很難相信這群男男女女能在短暫的節目時間就能長久的在一起,價值觀沒有共鳴,最後看不下去棄追,之後聽到有更獵奇的戀綜 (什麼前幾集一個眼神交換就開始瘋狂幹砲…之類的),更是把我遠遠推離這個領域,再也沒有嘗試過。
起源大概是播到第五、六集左右的時候,Threads 上開始很多人發相昊在沒有女生來約會之後毫不掩飾的大吃一頓海鮮拼盤的片段,就覺得哦這部應該沒有在 set 的,於是決定嘗試看看。整齣劇最吸引我的應該真的就是背景設定,同為近似母胎單身,很多橋段真的是切身之痛,處處扎心。但看到我不是唯一一個受難的似乎又覺得那好像也沒關係了 (?)
也因為看的時間算是抓的剛剛好,所以最後兩集上線的時候可以剛好跟上各種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有一些韓國的追星帳還會翻譯轉發製作組的採訪,或是參加者下戲之後陸續公開 Instagram 的動態,這才讓我發現,戀綜本身其實跟其他節目類型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真正強化觀影體驗的部分其實是在下戲之後跟一群網友留言吃瓜討論,這種難得的社群參與感,好像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追星女可以這麼瘋 (?)
但這些好的體驗究竟是因為這部真的就是這麼特別,還是可以概括套用在大部分戀綜上,可能就有待下個月再試試別的戀綜才能知道了 😌
✨ 值得一提的酷東西
這個月看到的各種酷東西,隨便寫寫
- 買了一副新的太陽眼鏡 !
- The Best Programmers I Know :一些有趣的觀察,值得細細品味深思
-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I on experienced open-source developer productivity : 在 Hacker News 上的一篇熱門轉貼,主張 AI 反而降低了開發效率,提供了一些主流想法中少見的觀點,挺有意思
- 金正恩小時候去迪士尼玩的時候使用的巴西假護照 ?????
- 《F1 電影》:據說是蘋果在電影圈的豪賭。可惜我在這之前沒什麼看 F1,自然沒共鳴,但 Threads 上的評價好像還行 (?)
- David Guetta Answers DJ Questions :DJ 入門課,毫不保留。他的法式英文口音讓我想起我在法國交換時的同學們哈哈哈哈
然後我看到曬傷 🥵 ← 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 本月目標回顧
🟡 重新把部落格的電子報訂閱表單做起來
做了一半,然後去修東西了
❌ 好久沒下廚了,來學煮一道新的菜色
沒車子買菜太麻煩了 (挖鼻孔 (欸不是也只有後半個月沒車而已吧
🟡 重新養成每天睡前看書的習慣
看了一點,雖然不是在睡前看的 (X)
🎯 下個月的目標
- 把報報切小一點,寫完才發現這篇居然快 3000 字
- 跟台灣的朋朋多約一點線上聊天:回來美國工作之後就很少跟台灣的朋友們聯繫ㄌ,忙是一部分,時差也是一部分,但確實關係的維繫是要還是自己主動的,有看到這段的也歡迎主動來找我哈哈哈哈哈
- 假日最晚 10 點起床:最近好像有點睡太多了

放一包乖乖在這裡,希望下個月萬事平安!